【IT168 评论】19世纪初照相术发明后,迅速在西方流行开来。当时欧美国家的摄影技术已臻成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外国摄影师及爱好者先后把此术悄悄带进了中国。
(编者注:林京,旧照片研究专家、摄影师,紫禁城学会会员,长期供职于故宫博物院)
对这一新奇事物,清室王公大臣由最初的惊异逐渐转为赞美。兵部侍郎崇厚在《脱影奇观》序中称之为:“开数千年不传之秘……”刑部尚书崇实也赋诗称绝:光学须从化学详,西人格物有奇方。但持一柄通明镜,大地山河无遁藏!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清宫中学会照相和留过影的人寥寥无几。人们熟悉、向往的依然是传统的肖像画。当时清统治阶层一度把它视为异端邪术,排斥于紫禁城外。他们认为,用镜箱对着皇帝、后妃取影,乃是冒犯龙颜 、有失体统的逆举,会“被摄走了‘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
照片入宫
19世纪的北京驻有不少欧洲外交官。他们在和清廷上层人物即王公贵族、朝中大臣等来往过程中传布和交流摄影术。虽然宫内一直未流行照相,但王爷们却早已冲破了这种愚昧意识,悄悄地爱上了这种“奇技淫巧”。照片“神情酷肖,便捷真切,更足取信”的绝对优势被当朝王公大臣们逐渐认同,他们纷纷跟风,争先效尤。中国的摄影首先出现在朝廷大员和皇亲国戚的家中,并逐渐推广代替了传统肖像画。
光绪年间新设立海军事务衙门,奕譞出任总理大臣;由于负责洋务活动,与洋人过往较多,他接触到了照片这一神奇之物,并开始迷恋上摄影这一西洋时尚。醇王府所雇的专职摄影师广东人梁时泰经常跟随在醇王左右,随时为奕譞摄影留念。因此,奕譞身后留下了不少传神的老照片。
末代皇帝溥仪在宫内居住时,从醇王府将其祖父、父亲等许多照片,作为家珍移进宫内保存起来。其中一幅拍摄于同治二年(1863年)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他时年二十三岁,这是迄今保存的奕譞年轻时代唯一的一张影像。照片上的他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其左右是两个贴身侍卫,分别肩扛火铳,手握长枪铁矛。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清朝禁卫军的风貌。它也是宫廷藏照中保存至今最早的一幅,为研究我国军事史、摄影史提供了可靠形象的资料,弥足珍贵。
早在同治七年(1868年)办理洋务的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就曾请英国的约翰·汤姆森为自己拍摄过照片。 光绪十一年(1885年),醇亲王奕譞受命总理海军事务,于是年4月赴天津巡阅海防。巡阅期间,奕譞让摄影师为其拍了一批照片,并亲自进呈光绪皇帝御览。自此,照片便首次流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