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前3段,必须隐蔽
“四片室”摄影师之一郑治国回忆道:“原子弹爆炸分4段,闪光、火球、烟团、蘑菇云。前3段有强光和冲击波,人必须隐蔽,只能靠固定摄影机,手动摄影机只有等光辐射和冲击波过去才能派上用场。你们知道蘑菇云吧,那大多是手动摄影机拍的。”
▲制作过电影《尘封核爆》的核摄影师皮特·库兰
“先是强光,捂着脸都能感到强光,然后是巨响和狂风。等一切都稍稍安静了,我就背朝爆心,不用眼睛,夹着摄影机向后拍。那时四周还是通明雪亮,找不着方向,我事先在地上放了块石头做标记,靠这才找到爆心位置。又过一会儿估计差不多了,我才冲出工事———嘿,好漂亮的蘑菇云!”
《我拍核爆炸》一书的作者张贵友,是一个典型的因电影而改变命运的人。他1955年入伍,从基层部队被选中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摄影师。对于拍摄核试验,张贵友当时毫无思想准备。
他说:“1969年5月的一天,我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那时我刚刚拍完为期一个月的党的"九大"会议,又拍完一年一度的"五一"庆典,正轻松喜悦地撤出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心想这回可以多陪陪我那刚刚一岁半的宝贝女儿了!谁想,回去后就被派往了罗布泊无人区。”
在罗布泊,张贵友一呆就是12年,先后参与地爆、空爆等各种试验拍摄近20次。在用镜头记录辉煌的同时,也付出了许许多多。
张贵友的妻子回忆:“那时候贵友出门从来不告诉我去哪里,就像个地下工作者,来去无声,神秘匆忙。直到1989年,我国核试验工作结束近10年,在小儿子20岁生日的那天,他才对家里人说"以前我出差,你们总问我到哪里去,现在可以告诉你们,我到罗布泊拍核试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