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质篇: 畸变失光对比
徕卡X1畸变失光样本 | 理光GXR畸变失光样本 |
|
|
|
|
|
|
|
|
|
|
|
|
|
|
|
作为两台高端广角相机,徕卡X1采用的是LEICA ELMARIT f2.8/24mm镜头,不过其畸变控制表现一般,Imatest给出的数据是0.972%的畸变比率,而理光GXR A12 28mm F2.5的畸变控制能力则较好,Imatest给出的畸变比率仅为0.278%。
但在失光方面,徕卡X1仅在全开光圈下存在暗角,收缩两档光圈后便能完全消除,而理光GXR A12 28mm F2.5全程都存在明显的暗角,即使将光圈收缩至F22也无法完全消除。
画质篇:色彩对比
▲徕卡X1色彩测试
▲理光GXR A12 28mm F2.5色彩测试
我们使用imatest对徕卡X1和理光GXR A12 28mm F2.5拍摄的ColorChecker色彩标板(RAW直转JPEG)进行了色彩倾向性分析,结果显示徕卡X1的色彩表现力超出sRGB色域28.7%,而理光GXR A12 28mm F2.5则超出30.7%。而从理想色彩值(方色块)和实际拍摄值(圆色块)的对比可见,两者都着重于暖色系的表现力。
画质篇:感光度对比
理论上徕卡X1和理光GXR A12 28mm F2.5在传感器大小和有效像素上相近,那么二者的高感成像就应该相差不多。对于高感光度表现,我们拍摄同样一个场景,然后在同样一个位置对各个相机各档感光度拍摄样本进行切片,相信再多的描述不如看图直观。
徕卡X1在ISO200以内画质干净细腻,从ISO400开始有轻微颗粒感,到ISO800时颗粒感变得明显,但锐度下降和细节损失程度轻微,且噪点分布始终非常均匀。感光度到达ISO1600时,噪点明显增加,但细节和锐度保留依然出色。直到ISO3200,由于噪点和轻微亮点太多,画面在100%放大后失去实用意义。
理光GXR A12 28mm F2.5从ISO400开始有肉眼可见噪点出现,但画质尚在可接受范围内。ISO800颗粒感增多切伴随着细节丢失及锐度下降,而ISO1600颗粒感加重的同时锐度也进一步下降,当感光度升至ISO3200时出现明显噪点和亮点,非紧急情况不推荐使用。总的来说徕卡X1最高可接受感光度为ISO1600,而理光GXR A12 28mm F2.5仅为ISO400。
有关摄影、器材方面更多问题,欢迎到数码影人论坛交流
http://photobbs.it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