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G"系十载光辉 佳能最强的G大预测

1/17
可以说从G系列开始,“专业便携DC”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G系列也从诞生一刻起被人们赋予了“专业摄影师的第二台相机”的称号。而最新的“G”将在明年春天与大家见面,面对EVIL相的冲击,它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2/17
时至今日,这个充满传奇的系列共发展出了10部相机,包括G1、G2、G3、G5、G6、G7、G9、G10、G11以及最新的G12(这其中跳过了G4和G8两个型号)。
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相机,就会发现每一代G系相机在保持了一贯的专业设计风格的同时,在技术上更日臻成熟,DIGIC影像处理器的不断革新、HS SYSTEM的出现一次又一次将它推向了专业便携DC设计的巅峰。
而最新的“G”将在明年春季与我们见面,对于承载了佳能高端DC荣耀的它,你会有怎样的期待呢?回顾一下G系列的发展历程便能窥见一斑。
3/17
2000年9月佳能G1问世,作为一款专业数码相机,其动辄上万元的价格绝非一般消费者可以承受,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能拥有一款G1可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作为G系列相机的开山之作,G1拥有约334万有效像素、最大光圈达F2-2.5的3倍光学变焦镜头、采用了可旋转液晶屏、并支持RAW拍摄。其凝聚了佳能单反相机的先进技术,由此揭开了“G”系列的历史帷幕。
4/17
2001年8月,佳能推出了G2,即使在现在看来,G2的操控和功能设置已经非常完美。作为当时最早的约400万有效像素小型数码相机,G2采用了和G1一样的大光圈变焦镜头,但其自动对焦点增加至可自由选定的3点。而且与上一代机型相比,G2的操控性能、色彩还原与成像质量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还提供了手动对焦功能以及更多的色彩风格选择。
5/17
2002年12月发布的G3依然采用了1/1.8英寸的410万像素CCD,不过镜头升级到了3.6倍光学变焦,且最大光圈仍保持在F2.0-3.0的水平。当然,更为显而易见的是G3的外观设计更为专业,黑色手柄与亮银机身配合更为菱角分明的外壳给人十分高级的感觉。同时从G3开始,G系列也开始加入了ND减光镜,而这个设计也的确得到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肯定。

6/17
2003年7月G5发布,这是该系列第一款以黑色机身为主打色的机型(之前G1、G2、G3均以浅灰或银色为主打色)。并且,为了提升产品的高级感,G5还采用了轻巧坚固的铝制机身,这无疑使其耐用性大大增强,也更为受到讲究品质的专业用户的青睐。不过就整体性能而言,G5相比G3的主要改进仅在于传感器升级到了1/1.8英寸的500万像素CCD,其他如镜头、测光、对焦等方面没有变化。
7/17
时隔近一年半,在2004年12月佳能发布了G6,这款产品在外形上再次回归到银色外壳,模式拨盘被转移到了机身背面,机顶信息屏以及一些按键的位置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最关键的是,G6的传感器由G5的500万像素升级到了710万像素,并且在DIGIC影像处理器和9点AF系统的帮助下,G6的自动对焦速度相比G5提高了45%-55%,而启动速度则提升了30%。
8/17
2006年11月,G7发布,我们从这款产品的外形设计上已经可以看到当今G系列的影子,而就性能来说其相比G6更是有了巨大飞跃,1000万像素CCD、DIGIC III、IS光学防抖系统、6倍光变镜头、1cm超级微距、ISO1600的最高感光度、存储介质变为SD/SDHC、2.5英寸的LCD……这些都是首次出现在G系列机型上的特性,同时也将G系列推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9/17
时隔大约一年时间,2007年10月G9发布,作为G7的功能升级版本,G9的主要改进在于换用了像素更高、尺寸更大的1/1.7英寸1210万像素CCD,并且3.0英寸“晶炫Ⅱ”液晶屏同时也带来了更佳的观赏效果。另外,对于G7取消RAW拍摄功能的遗憾在G9身上也得到了弥补,G系列再一次得到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10/17
2008年8月,全新G10面世,该机所采用的双层控制拨盘堪称经典,在这一设计理念下,G10的用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执行效率迅速调整感光度和曝光补偿,而这一点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无数摄影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除了经典的设计,1/1.7英寸1470万像素CCD、DIGIC 4影像处理引擎以及28mm广角镜头等全新元素也都是G10足以傲视群雄的资本。
11/17
2009年8月,G11问世,它不像G10那样以高像素作为主要卖点,反而使用了全新设计的1/1.7英寸1000万像素CCD感应器。该传感器在每个像素单元上相比G10都增大了45%,再配合改进型的DIGIC 4影像处理引擎,无论信噪比还是宽容度均有了大幅的提升。同时,G11还重新引入了在G系列上消失多年的旋转式LCD,并以此强调这是一款以摄影为本的产品。
12/17
2010年9月,作为佳能小型数码相机的新一代旗舰机型,G12再一次将佳能对极致操控性能和高画质的追求展露无遗。快门部位追加的“电子转盘”、原本的十字键控制拨盘、独立的感光度和曝光补偿拨盘、可旋转的LCD,这些组合在一起使G12实现了接近中阶单反相机的高操作性。而在画质方面,PowerShot G12通过“HS SYSTEM”进行降噪,高感光度下也能够获得画质纯净的照片。
13/17
佳能G系列高端DC发展到今天也并非一帆风顺。当G5因采用彰显专业的黑色机身而大受好评时,重回G系列初始银色的G6反而备受国人诟病,好在从G7又开始沿用黑色。
如果说G1到G10的像素提高是G系列升级的标志,那么G11从G10的1470万像素重回1000万像素,则是佳能对G系列发展的一个深刻反思。因为在画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的前提下,一味的拔高像素对用户的意义不大。
而近几年单电相机的崛起,让佳能G系列的高端DC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走高像素还是走大传感器路线让外界猜测不断,不过一则消息透露了最新的“G”将如何发展。
14/17
尼康P7100作为佳能PowerShot G12的新对手,早在8月24日就已经发布,可是新的G13却迟迟未曾露面,好在前不久传出了650D会携新的G相机在春季问世。而佳能rumor有消息传言部分人士曾暗示G13将采用更大的传感器以获得更优秀的画质。
15/17
面对价格相近、传感器尺寸大、画质不错的可换镜头的单电相机,佳能最新的G除了像前面资讯中提到的增大传感器面积外,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以下几点可能:
1、G12的继任者可能会叫G15,因为G系列相机的命名跳过了4和8,而13和14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各种场合比较避讳的,因此叫G15也不是没有可能。
2、G13(G15)可能会采用2/3英寸大小的传感器,而非大家期待的已久的APS-C画幅传感器。毕竟G12的同类竞争对手尼康P7100(1/1.7英寸CCD)、富士X10(2/3英寸CMOS)和理光GRD IV(1/1.7英寸CCD)均未采用可以与单反抗衡的传感器尺寸。出于造价和产品线划分,佳能的这个新“G”也不会做出贸然的改变。
16/17
3、最新的DIGIC 5影像处理器已经让S100V的画质相对S95有了明显提
升,无论是从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产品升级的角度来说,佳能G13(G15)都应该会采用DIGIC 5影像处理器。
4、如果采用DIGIC 5影像处理器,那么G13(G15)
的最高可接受感光度值应该能由G12的ISO400提升
至ISO800,而ISO1600作为应急之时画质也可用。
5、而在2代产品G11、G12都回归了1000万像素后,佳能G13(G15)也应该会像S100V一样逐步升级到1210万
17/17
7、除了画质上的提高,G13(G15)的硬件参数也应该有所提高。在视频方面应该达到目前主流的1080p高清视频拍摄,G12上的46万像素2.8英寸可旋转LCD应该也会升级到顶级的92万像素3英寸LCD。
8、而在镜头方面,G13(G15)除了广角更广、光圈更大外,笔者更希望看到G12广角端明显的畸变得到改善。
相信写到这里,笔者对佳能新“G”它的预测是绝大多数严谨摄影师对它的期待,说不定明年春天佳能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