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相关文章: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理光篇
【IT168 专题导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版主原创系列DC导购》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是松下DC产品的一些选购常识和部分型号的优劣点评,希望能对暑期打算购机的消费者有所帮助。
松下这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在八十年代这是曾经和索尼比肩的家电品脾,“Panasonic”的大名家喻户晓。在二十世纪九十代中叶,松下也开始涉足DC制造行业,所走的路同样与索尼相似,为弥补自身光学系统制造技术大缺憾,众多日系电子巨头将目光瞄准了执传统光学技术牛耳的德国品牌,索尼与卡尔蔡斯合作,而松下则联姻镜头贵族莱卡。此外,松下还是少数几家能够自行制造CCD感光元件的企业之一,不过技术稍显落后,至今似乎只普及了1/2.5英寸一个规格,1/1.7英寸高端CCD则是昙花一现。与遍地开花的索尼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然而在重要的外设扩展配件领域,松下则非常成功。由他牵头主导开发的SD记忆卡标准已经逐步成为继CF卡后,市场上最为普及的产品规范,被数十家大小品牌使用。反观索尼,死守价格昂贵的记忆棒,普及之路举步维艰。
总的来说,在DC市场松下仅仅还是一家二线品牌,还不能像在DV市场一样和索尼拼个旗鼓相当。它距离一线品牌整容整齐,产品线丰富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某特定时段在市场上销售的DC仅有5~6款,从未超过十款。因而松下往往靠出奇兵占领市场,主打产品往往非常有特点,或是在某一方面拥有压倒性优势。恒定大光圈莱卡镜头、O.I.S光学防抖技术、维纳斯图形引擎是它看家的三大法宝。一个第二梯队的品牌,能够同时拥有“长焦机王”和“最小精品防抖相机”两项殊荣实在难得。不过,松下产品也存在许多问题,这点笔者这个老用户深有体会。公认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CCD和图像处理芯片上,松下DC的画质并不出众,与一流水平相比在白平衡、细腻程度上均有欠缺。“薯片白平衡”“ISO不要超过200”几乎是论坛中老用户的经验之谈了。对于这些优缺点,在后边的产品点评中会详细说明,这里就不罗嗦了。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笔者会依照惯例介绍大家最关心的产品购买鉴别常识问题。如果是在一年前撰写此文,笔者恐怕要大书特书了。原来松下产品渠道之混乱、鉴别之困难实在难以言表,手续齐全的产品凤毛麟角。关于此问题在有关松下DV渠道变革的专题中也曾有过介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编号说
在同型号产品数字编号之后加入不同字母后缀,用以区分销售地区,是厂商最常用的办法。譬如C代表中国、U代表美国、J代表日本等等,而松下DC行货一般都是以EN结尾,如LC33EN。2004年很多型号出现两种后缀GC、GK,按松下官方说法,都是行货。
其二:保卡说
行货松下数码产品都有一张采用防伪技术印刷的保修卡,上有800电话可供查验(原来是摆设)。其上有打印的产品序列号、ID等,也有的批次产品没有打印ID,要经销商手写(存在争议,有说手写不是正规行货的,但是可以保修。)
其三:乌鸦说
所谓乌鸦说,即指“天下乌鸦一般黑”,经常有消费者提到“JS跟我说,松下在国内根本没有行货,只要有保卡,售后服务站都给保修。”虽说JS危言耸听误导消费者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了,但是“松下无行货”这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网友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松下渠道不正规,手续不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货,似乎只有某家电商场号称是唯一的松下行货经销商。
毕竟混乱已经成为历史,现在谈论不用再避讳一些问题。之前个别JS所说“松下无行货”绝对不仅仅是期满消费者那么简单,事实上,很多商家自己都弄不明白,家里经销的算不算行货,也许在上游已经手续不全了。结果只剩下鉴别的唯一途径,“当地松下维修站是否提供三包条例规定的售后服务”。好在当年松下的保修条例相对也要宽松得多,难说不是因为对自家的渠道“心中有数”。
![]() |
走私也好、逃税也罢,自从2005年四月松下统一包装、编号命名方法,规范了销售渠道。消费者可以放心和水货说“永别”了,一夜之间,松下从比较混乱摇身一变,成为最好鉴别真伪的品牌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新品的各种特点吧: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松下DC产品的包装、产地:
松下DC的包装非常有特点,始终是通体黑色搭配金黄色文字,除了品牌、型号等必不可少的寥寥数字,没有多余的修饰,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 |
如今行货松下DC的包装风格保持不变,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改变,需要注意。
![]() |
如图,这是早期产品LC33的包装,注意他们的几点不同。
![]() |
![]() |
新行货引入了简体中文标识型号、颜色。而旧版不分行水均为英文,仅在一侧出现过繁体“数位相机”字样。
![]() |
![]() |
旧款的ID贴纸上特意用“C”字样确认是行货,而“EN”“GK”字头当年都被认为是行货。新版FZ5则有更明确的标示“GK”字样。自今年起,只有编号GK结尾的松下DC、DV才被认为是行货,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 |
![]() |
旧版的包装上仅仅表示了产品是日本大阪、松下公司出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新版行货包装这个部位则换成了显著的中文标识。光明正大的印刷了进口商、进口商联络方式,笔者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水货可能还要沿袭旧版包装,很好鉴别。
![]() |
至于松下DC的产地,看过包装,已经不难说明了,在大陆销售的产品均为日本制造。不过笔者隐约记得曾经在论坛里见过网友的贴图,在台湾销售的松下DC有“中国制造”字样,日子久了,无从考证,大家也不必在意。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松下DC产品的文档:
松下DC的保修卡也是改版后变化比较大的一项,下图是早期的DC保卡:
![]() |
![]() |
![]() |
从图中可见机器型号、序列号都是手抄的。之前有种说法,保卡不是打印的即为水货;不过也有商家反驳说,一些型号的产品随机带的都是空白保卡,商家只能自行填写。孰是孰非笔者懒得深究了,不过就是带这张保卡的机器,已经经过本地松下客服工程师鉴定,属于可保修范围,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行货。再来看新版的三联单形式保卡,松下DC和DV均使用了统一规格的密封包装。
![]() |
![]() |
![]() |
从保卡上可以直观的看到打印的机型编号,产品序列号,以及松下的800电话和网络地址。为了杜绝奸商作假,保卡采用了密闭封装,只有在消费者购机时才能拆开填写。
![]() |
![]() |
松下DC的文档不是很多,中规中矩。有说明书、快速入门指南,和一些SD卡、电池等等的小说明书。对比新旧说明书可以发现,这部分恐怕是规范渠道前后变化最小的东西了。背面的“SC”字样大约是表示大陆行货的意思。
![]() |
![]() |
![]() |
![]() |
![]() |
每一款松下DC都会随即附赠一张驱动盘,不同机型版本略有差别,LC33还是1.1版,如今到了FZ5已经配送2.1A版本了。
![]() |
![]() |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松下DC产品的配件:
松下DC的配件并不算丰富。有一张随机标配的16MB松下原厂SD卡,为防止JS掉包,还做了密封处理。可惜性能虽让不错,容量实在太小,500万像素的DC高分辨率不过能照、五张罢了,相信JS绝对不会有掉包他的兴趣。
![]() |
松下DC随机也是配置了两条线缆,一条数据线,一条AV视频线缆。比较过几个品牌的线缆后发现,松下的线缆比较粗重、厚实,屏蔽和保护做得扎实,可惜又硬又重。这个问题在FZ5上得到了改善,05年新款机器开始“瘦身”,FZ5数据线上的“圆筒”比LC33的细了一圈都不止。
![]() |
![]() |
使用5号AA电池供电的机型,松下会随机赠送自家品牌的松下一次性碱性电池,像FZ5这类使用锂电池自然会有电池和充电器了。
![]() |
![]() |
![]() |
FZ5充电器编号DE994,看产地是地道的国货,并且是第三方厂家代工的产品。
![]() |
电池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松下没有像索尼、尼康一样,采取任何的额外防伪措施。购买时候只能凭字迹印刷、金属触点做工等基本常识判断真假了,运气的成分大一些。
![]() |
此外,松下DC的包装中还有一张小海报,提醒消费者使用正版配件。不过其中没有提及任何有关的防伪、鉴别的常识,基本等于废纸一张。不过如今市场上零售的独立包装松下锂电池正品行货的确是凤毛麟角,这点消费者是毋庸置疑的。与其受骗,不如老老实实买块国产兼容电池来得实在。
以上简单介绍了下松下行货产品的一些包装特征,总的来说。在今年渠道规范,产品标准化之后,松下行货的鉴别变得比较简单了。惟一遗憾是配件尚未提供可靠的识别手段,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观。接下来笔者会结合市场情况,简单点评一下松下部分型号DC的优劣长短,仅适用于入门读者,老鸟看到这里可以打住,浏览其他内容去了。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松下部分产品导购:
在文章开头笔者已经提到过,松下的电子技术实力不俗,能独立研发数码影像产品核心部件CCD以及图像处理引擎,传统光学技术的软肋也在联姻德国莱卡之后得到弥补。无奈整体实力与索尼、佳能等巨头相去甚远,目前依然还要在市场份额的“第二梯队”挣扎。
从市场发展战略角度看,松下的布局并不是很合乎常理。给人“掐头去尾”的感觉。很吸引人气的千元左右的低端入门市场和6000~7000元的消费数码旗舰市场松下均未涉足,昂贵的旁轴贵族LC1则曲高和寡,反应平平,倒是另类概念的AS10、AV20之类做得有声有色。其实目前松下的市场就是依靠像FZ20、FX7这类“明星产品”支持,绝对存在可以预见的隐患,近期顶梁柱FZ20停产,后续替代机型杳无音讯,仅靠阉割版的FZ5支撑,“半边天”早晚要垮掉,笔者不忍心去想像,没了长焦炮王的松下,处境会多么凄凉。
从技术表现上看,莱卡镜头和O.I.S光学防抖系统的口碑都不错,不过松下的画质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此外,尽管使用自家主推的SD卡,但是松下DC对今年最流行的短片功能支持普遍薄弱,仅有320X240分辨率的quicktime格式,拍摄过程不可变焦。
发表了一通感慨,现在言归正传,说说松下的各型DC。目前市场上主要有FZ、FX、LZ、LC、LS五个系列,十款左右产品在售。
先说FZ系列
自FZ10起,这个系列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凭借强大的功能和莱卡12倍光学变焦镜头,它和继承这FZ20都是稳居长焦DC榜首的产品,说他是5000元以下最值得推荐的长焦DC绝不为过。其最大卖点“光学防抖、恒定F2.8大光圈12倍变焦镜头”至今没被其他品牌赶超。不过遗憾的是,FZ20“英年早逝”,毫无征兆的退出了市场,升级型号至今杳无音讯。
![]() |
再说目前主流的当家花旦FZ5,04年松下FZ系列进行了细分。推出了体积更小,功能有所缩减的FZ3,而FZ5正是FZ3的后续型号,并非FZ20的接班人。
凭心而论,FZ5的性能应该说很优秀了,保持了12倍大变焦,O.I.S防抖这项松下看家的本领,不是F2.8全程大光圈比较遗憾,但是F2.8-F3.3的最大光圈也不错了,毕竟很多竞争对手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远小于F3.3,动辄都是F4.X。齐全的各项手动设置、同档次中等偏上的画质表现都很吸引人。
也许悲剧完全是因为一个巧合:F5上市了,FZ20却停产了,相信“FZ5是FZ20接班人”的说法绝对不会出自松下官方,但谣言就这么诞生了。明明只是FZ3的升级版本,却卖了比FZ20更高的价钱,无疑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谣言。停产FZ20,却没有后续产品跟进,松下出的昏招。在“误会”“澄清误会”的过程中,FZ5“性价比差”已经弄得地球人全知道了,除了慨叹“生不逢时”,只有祈祷松下早日调价了。为了应对佳能S2is的压力,近其FZ5的价格不断下调,有望挽回颓势。不过笔者还是期待FZ20GK 2005年版早点出现。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再说FX系列
这是松下争夺时尚DC市场份额的有力法宝。同时还是唯一一系列具备光学防抖能力的卡片机,目前只有FX7一款在售。在和卡西欧Z系列,佳能IXUS系列,索尼T系列的竞争中,FX7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颇受好评的外观和制作工艺,中等偏上的画质,招牌的O.I.S防抖系统力压群雄,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 |
当然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软肋,电池很不耐用,一些用户反映甚至拍不满100张。不过FX7的最新改进型FX8即将上市,重点改进了电池,据说效能是原来的160%以上,达到1160mah。虽然笔者觉得还是不如对手卡西欧Z系列使用的NP401400mah长效电池耐用,但是能让FX8的续航力达到主流平均水平也是个进步了。
参看本站相关报道《期待已久的大屏防抖 松下FX8即将到货》
![]() |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此外还有常常被人忽视的LC系列
LC系列定位于2000元以下的普及机型,目前在售的是LC70和LC80。由于这个层次强手如云,往往比较容易被人忽视,若干年来,在这个价位几乎是佳能A70系列和尼康3200系列的天下。LC系列功能不如佳能A70,画质和微距不如尼康,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搭配了莱卡3倍变焦镜头(也许是贴牌)。
![]() |
笔者自己的爱机就是老式的松下LC33,近两年的使用是我对LC系列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也许平庸并不完全是他的缺点。可以参考《感受廉价“莱卡”:松下LC33试用》。
LC系列弱势:没有O.I.S光学防抖;微距表现一般,最近有效距离要10厘米;画质一般,只能算中等。
LC系列优势:平庸但不落后,除了手动功能,同期主流机型该有的功能几乎都有;速度不够迅捷,但是绝对不慢;质量稳定,比较省电,各方面表现中规中矩。
此外LC系列支持多张高速连拍,在同档次机型中并不多见,笔者对此印象深刻。
![]() |
![]() |
总的来说,LC系列绝对适合普通应用,表现甚至好于一些更有名的产品,除了微距,笔者对他还算满意。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最后说说LZ系列和LS系列
![]() |
![]() |
LZ系列是松下今年的一个大胆尝试,将LC与FZ系列融合,诞生了两款机身不大,却有六倍光学变焦镜头,支持O.I.S防抖的机型。可惜从市场放映看,销售状况并不乐观。笔者也曾经浅尝过LZ1,直观感觉机身做工大不如前,比较粗糙、淡薄。也许消费者对6X这个中间镜头变焦倍率并不感冒,还有对非莱卡镜头的怀疑,LZ系列折戟也就不奇怪了。至于LS系列,目前只有一款LS1,大体可以看作加入了防抖功能的LC系列产品,这里就不多说了。
数码影像频道近期精彩文章导读:
力求实用 影人版主原创导购之四理光篇 | 新轻薄之争 对比几款最新袖珍卡片机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三星夏普篇 | 新旧交替-05上半年DV市场回顾JVC篇 |
数码相机配件 其实也很有玩头的 | 让光圈、快门见鬼去吧:lomo武器大曝光 |
谁是磁带DV的真正继任者? |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个什么1394卡好? |
文章篇幅有限,本期导购到这里就要停笔了。很肤浅的介绍了一下松下DC的几款主流机型,谈了些笔者自己并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多少对关注松下DC的读者有些参考价值。最后还是要再次感谢广大读者对笔者拙作的大力支持,自此《版主原创导购》第一部分已经全部完成了,分别介绍了尼康、富士、卡西欧、理光、松下五个品牌的一些产品。接下来这个专题将告一段落,笔者需要时间搜集更多的资料和素材,一切顺利的话,《导购》第二部分将于七月和大家见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