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谢匡时
我出生在湖南南部一个小县城--耒阳,当地煤矿资源丰富,但以出口外地为主,本地经济动能不足,第二产业落后。耒阳人口超百万,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大量劳动力流向珠三角等地区务工。近几年,我开始慢慢用镜头记录家乡,拍摄我的家人、亲戚和同乡;拍摄故乡的村庄和城市的街头;拍摄同乡的外出打工者肖像,记录了他们返乡后的状态。摄影作为一种媒介,拉近了我和故乡的距离,故乡也给照片注入了情感和乡愁。
在我的家乡,大家把打工称之为“上广”,翻译过来就是去到上面的广东,其实就是去打工的意思。今年我把镜头对准了置身于珠三角制造业中心东莞的一家工厂里的工人,里面有十几位和我同乡的工人,其中一位是我的表姐夫,一位是我的同村同姓的长辈,在他们的介绍下,我拍摄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故乡打工者肖像》。
感谢索尼青年摄影师计划给我提供的器材和项目资助,这次的拍摄器材是由索尼提供的索尼A7RM3、SEL2470GM镜头。索尼A7RM3的机身外观非常精致漂亮,黑色有质地,手感好,很稳当。体型和重量上比其他几个品牌的全画幅单反要小、要轻,适合携带。索尼A7RM3的电池续航能力也是让我惊喜,此次外出拍摄,我全程只带了一块电池,即便是有的时候,一天拍摄上千张照片,也完全没有压力。整体来说,索尼的配置非常的轻便,很适合出行创作。
工厂外景。本组图片均由索尼A7RM3机身和SEL2470GM镜头拍摄。
我的表姐夫邓育忠,他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在珠三角一带的工厂打工十几年。
工厂门口一处盆栽。
保安。
48岁的邓桂根。
制管工人。
休息间隙。
46岁的女工雷丽芳。
谢飞,和我同村的长辈,他外出打工20多年,有时候还吃不惯外面的饭菜,会自己带着家乡的咸菜。
工厂外景。
在东莞虎门,这里的每个社区遍地都是厂房,每个厂房里面都是高速运转的机器和背后的广大生产力,他们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而机器背后的这些工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我们身边,他们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同乡。
面对这些来自同乡的工人,我们用相同的方言沟通,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乡遇老乡,总有一种亲切感。刚到厂里,一位刚说上话的老乡,直接给我买了一瓶红牛,这是他们礼待朋友的方式。
我拍摄他们工作和休息时候的状态,他们向我倾诉在外面的故事,虽然故事的答案基本一致,外出无非是为了生存以及更美好地生活。在老乡的生命里,我看到了世界的不同切面。他们努力工作,创造价值。他们任劳任怨,自我调剂。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着当下中国产业工人的命运。作为个体,他们每个家庭的故事千差万别。作为同乡,我们原本出生在同一个地方,但时代和命运的轨迹把我们带向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位置。回到家乡,我们的身份只有一个--老乡,我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差异。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人和人是如何变得不一样,这一只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而家乡于我而言,是我认知的起点,我和故乡以及故乡人的关系,故乡人的命运这些都是我探讨的命题。
这次在使用索尼A7RM3拍摄时,发现静音快门给纪实拍摄带来了质的飞跃。纪实拍摄往往需要去到贫穷,落后的地区,这类地方的人们对相机的快门声往往都很不适应,常常因快门声导致拍摄出的照片不自然。但这次使用索尼A7RM3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除此之外,可折叠的翻转屏也让创作中的构图更加随心所欲,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再加上高画质和轻便小巧这些特点 ,都让我在本次创作过程中越用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