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摄影样片】前一段时间非常荣幸的受到挪威旅游局的邀请,跟着一些摄影老师们去挪威玩了十天左右。因为挪威的北部的一些城市位于北极圈内,所以挪威也是一个观察以及拍摄极光的非常好的去处之一。所以极光也是这次我们的挪威之旅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拍摄项目。回来之后也马不停蹄的开始筛选片子,其实我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拍摄极光,无论是拍摄前的期待,还是拍摄时的震撼之感,都让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
器材方面,我还是选择了最新的佳能EOS 5D4,之前我也一直都是佳能用户,而今年佳能发布的EOS 5D4在我看来也是当今综合性能非常好的的一款全画幅单反。镜头方面呢,因为在今年佳能还更新了大三元里的EF 16-35mm f/2.8L III USM,所以这套组合也就成了我拍摄星空主要配置,也趁着这次的机会好好体验一下新的镜头和新的相机。不过后来在拍摄中还有一些照片用到了EF 14mm定焦以及旧款的24-105mm这样的镜头,后面会详细说到。
几天的极光拍下来,也算是完成了我自己人生成就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项。其中一些拍摄极光的小小的心得,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想说,拍极光难嘛?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拍摄极光的原理其实和拍摄星空是一样的。核心的方法就是大光圈+适当的ISO值+长曝光。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懂得这个技巧却没有拍出来极光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人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在到挪威之前,我都一直以为极光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只要到了极光爆发的季节,就会整晚整晚的都闪耀在夜空中。直到经历了北极圈内的寒冷夜晚蹲点之后才深刻的明白,其实除了你的拍照技巧外,你需要的更多是详细的计划和耐心。
说了这么多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
一、在哪能拍到极光?
极光是出现在星球高磁维地区上空,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 - Solar Winds)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行程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Southern Lights),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Northern Lights)
极光主要分布于南北极圈以内,及维度高于66.5°的地区,维度越高观测到的可能性越高。非常好的观测时间是极地的冬季深夜(晚10点到次日凌晨2点),即北极圈(9月-次年3月),南极圈(4月~9月)。
所以你想要拍摄到极光就要进入到比较接近地球南北极的地方,北半球的话美国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北部地区、北欧地区,格陵兰岛,俄罗斯西北部基本都能看到,而南半球呢也只有澳大利亚最南端(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南岛。但是我们知道越靠近北极圈气温也会越冷,所以想要看到极光伴随而来的肯定是寒冷。
二、影响观测极光的因素
1.kp指数,磁情指数也叫极光指数,即单个地磁台用来描述每日每3个小时内的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是一种定量的分级指数,从0-9共分10级,数字越大表示地磁扰动越强,不过相对更靠近赤道的地方,想要看到极光就需要更高的kp值,越远离赤道靠近两极的地方只要相对较低的kp值就能够观测到极光,一般在极圈内的城市只要kp指数达到3-4就代表极光处于活跃状态,kp指数到5-6就已经属于非常活跃了。
2.天气
天气也是拍摄极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尽量要避免多云、雨雪的夜晚。
3.光污染
之前说过拍摄极光就像拍摄星空是一样的,拍摄星空要避免的就是光污染,同样拍摄极光也要避免光污染。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极光大爆发,这时即使在夜晚城市光污染下极光也很清晰的肉眼可见。但是这种情况真是要看运气,这一次我们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后面会提到。
三、预测极光的工具
之前提到的KP值就是我们用来预测极光最好的工具,极光并不是随时都有,目前有很多软件都能实时观测极光的情况。
网页端:
1.AuroraService
网址:http://www.aurora-service.eu/
国外的民间做的网站,数据更新快(1小时内),内置信息丰富,包括3天内的极光预测情况。缺点是需要翻墙,网页纯英文。
2.NorwayLights
网址:http://norway-lights.com/
如果你去挪威的话,这里还推荐一个挪威旅游局的网站,整个网站的界面非常简洁明了,在菜单栏选择了你所在的城市后,直接就会告诉你三天内的观测极光的信息,如果告诉你try就是碰运气,如果是go的话就是能看到极光。(总觉的不太靠谱的样子)。
手机端APP:
1.My Aurora Forecast(IOS/Android)
这是我用过最好用的手机端的极光APP,能够在地图上事实显示极光的情况和KP指数,同时还会推荐距离最近的极光最明显的地点,也具备预测等功能,纯英文。苹果用户下载免费版就行,免费版功能足够了。
2.Northern Eye(Android)
这个是安卓上独占的一个软件,是一个同行的老师推荐的(我是苹果用户),如果使用安卓机的朋友也可以尝试这个软件来事实侦测极光的情况。
四、预测天气的工具
天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极光的因素,毕竟我们之前说过,雨雪和多云的天气都不太适合观测极光,尤其是在北极圈内的一些城市,在某些月份会遭遇连续的降雨,如果此时计划去观测极光,只能无功而返。
网页端/手机端:
1.AccuWeather
网址:http://www.accuweather.com/
个人感觉非常好用的一个天气网站,能够搜索全球任何各个城市的天气,能预测未来一个月的天气,也能看雷达图等。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支持中文的网站。这款软件同时还有手机端的APP,所以拿这一个来观测天气就已经足够了。
观测/拍摄极光的个人准备:
无论是观测极光还是拍摄极光,保温都是重中之重,无论在哪里观测极光,肯定都是要进入北极圈内,夜晚的气温都是积极寒冷的,保温工作一定要做好,因为有时往往要夜晚中待上几个小时等着极光出现。所以提前查好当地的气温,像纯棉手套、围巾、毛线帽都是必备的,再备上一个移动电源能让你的手机待机时间更长,消磨漫漫长夜。
-------------------------------------分割线-------------------------------------
上面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给大家普及提前的准备工作,就是为了让同样想拍到极光或者看到极光的你能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心愿。因为在我看来一个详细的规划能够让观测到极光的成功率提升80%。如果之前不做好功课就真的是等于撞大运了。下面的部分我们就要说到拍摄的部分了。
拍摄进行时
第一天:与极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次的整个旅程的大部分地点都是由挪威旅游局来安排的,第一天拍摄极光是在挪威的北部城市博德(Bodo),一个挪威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挪威海中部的半岛上,是挪威北部非常重的渔业中心。因为博德刚好处于在北极圈内,所以在地里位置上就具备了观测极光的条件。
第一天晚上坐着安排好的大巴车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博德偏东北的一个地方,驱车一个多小时,路程着实非常远。到了指定地点之后,大概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左右,之前说过晚上十点到凌晨2点左右是极光爆发的高峰期,但是十点左右的时候,天空还是晴朗一篇,甚至飘了一两多云,一度让我怀疑当晚到底是否能够真的拍摄到极光。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接近十一点左右的时候,我们终于肉眼看到了极光,虽然很微弱,但是在相机中还是能够明显拍出极光,这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极光,心情自然是异常的激动。
▲光圈:f/4 快门:20秒 感光度:ISO 800 焦距:11mm
因为想要把整个极光带都收录进来,所以第一次借了别人的EF 11-24mm来拍摄极光。感光度选择了ISO800,光圈选择了f/4,曝光了20秒,色温选择在了3100左右。
▲光圈:f/4 快门:10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20mm
这里我要把我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分享给大家,一直以来在拍星空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选择手动对焦,然后把镜头的焦点调节到无穷远,不过有时经验主义也未必就是正确的,拍摄极光的过程中有几次我就很自觉的就把对焦放置到了无穷远的位置,但是回到酒店回看照片的时候发现有些照片里远处的山(前景)其实是在焦外的。所以这就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借助前景来构图,最好借助取景器进行精确的手动对焦。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5D4的取景器是真心的很明亮,虽然周围的环境光比较黑,但是借助远方微弱的灯光在以及佳能5D4的取景器,手动对焦倒真并不是什么难事。
极光在我看来就像天上的河流一样,乃是鬼斧神工之作,跟着自己的韵律在空中翩翩起舞。当晚的极光就像一条银河一样悬挂在半空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想要完整的记录下极光除了使用超广的镜头外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接片。
上面这张照片是用了五张照片,后期使用PS的全景拼接功能制成,关于接片的教程,大家可以搜索这篇文章《仅仅三步! 利用PS拼合高像素全景照片》。
不过这第一晚的体验,也是第一次明白,肉眼能够看到极光的程度也直接决定了能拍到极光的程度,如果你看到的是微弱的极光,那么拍出来的基本也就是微弱的。同行的老师还告诉我,晚上拍极光尽量少用头灯手电之类的照明,因为在黑暗的环境内,肉眼是直接可以看到极光的。但是眼睛在习惯了强光之后,就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恢复,会影响肉眼的判断,从而错过转瞬即逝的极光。极光真的是转瞬即逝,切记啊。
第二天:人品爆棚,极光爆发
第二天的晚上,我们依然在博德这个城市中寻找极光。第二天的晚上来到了博德周围一个靠海的海岸。根据当地一个经常拍摄极光的摄影师说,当晚的此地的KP值比较高,有可能会看到极光爆发。
▲光圈:f/2.8 快门:5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14mm
为了能够让极光更明显,所以要给相机的感光度设定的相对高一点,但是为了保证画质也不宜太高,根据当时极光的光照强度设定在ISO800-ISO1000左右基本没有问题。这里我还是非常相信5D4的高感画质的,基本上开到ISO1000的时候放大看画质几乎没有收到噪点的影响。
▲光圈:f/2.8 快门:5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14mm
之前我跟大家说过,就算是看到了极光,如果不赶紧拍摄下来的话基本上就会转瞬即逝,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能够更多记录下极光的简单方法。大家都知道佳能EOS 5D4新增了一个定时拍摄的功能,虽然不是新的功能,不过有了这个功能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所以在拍摄的会后我们只需要提前固定好机位,设定好拍摄的参数,然后利用延时拍摄的功能在相机内设定好每张照片间隔的时间,其余的就交给相机去完成就好了。通常情况下我会把每张照片间隔的时间设定成一秒,因为极光每一秒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光圈:f/2.8 快门:5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14mm
在晚上拍摄极光的时候,别忘了多带上一块电池,因为有时候你也不知道要拍多久,如果拍摄视频的话会更耗费电量。不过即便夜晚的气温已经接近0度了,我们总共在海岸边待了3个小时左右,5D4全程都保持了很好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微单的掉电量非常快,肯定要换上1次到2次电池。
▲光圈:f/2.8 快门:5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14mm
如果说第一天初识极光已经让人兴奋不已,那么当晚的极光数量以及规模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当晚我们的运气极好,不仅仅极光大量爆发,规模惊人,肉眼能够看到十分清晰。而且人们都说极光会在云中的舞蹈,此等难得一见的奇景在当晚也让一行所有人看的如痴如醉。
▲光圈:f/4 快门:6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50mm
▲光圈:f/4 快门:5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28mm
▲光圈:f/4 快门:10秒 感光度:ISO 1600 焦距:55mm
▲光圈:f/4 快门:6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35mm
运气好赶上了极光大规模爆发,明显和第一天那微弱的绿光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所有人都像没见过世面一样面对一波又一波极光突袭,每一个人口中除了“我X”之外,基本上已经词穷了。有了这些照片垫底,心里的忧虑基本也少了很多,无论后面几天的情况如何,我的这次寻光之旅已经基本上算是达成自己的心愿了。
第三天:你好北极之门,特罗姆瑟
在博德短暂停留了两天,我们又继续踏上了旅程,乘坐了24个小时的海上游轮来到了挪威最北边的城市之一——特罗姆瑟。特罗姆瑟有着“北极之门”和“北方巴黎”之称,它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之一。特罗姆瑟这个城市是非常有名的一个观赏和拍摄极光的城市,城市的各项设施也都非常丰富了,如果你从来没有看过极光,把特罗姆瑟设为第一站是非常正确的。
▲光圈:f/2.8 快门:8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27mm
特罗姆瑟的一个拍摄极光非常好的地方就是特罗姆瑟的山顶,山底做缆车能够直达,晚上最后一班是在十点左右结束。在山顶能够俯瞰整个特罗姆瑟城市夜景,虽然说拍摄极光要避免城市的光污染,但是面对这样的景色,带上一点前景是非常好看的。
▲光圈:f/2.8 快门:8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16mm
如果直接拍摄的话,前景的城市光源太强,肯定是过曝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摇黑卡”大法了。但是如果你没有黑卡的话,用手贴着镜头下半部分阻挡城市的光源也是可以的。没有固定的时间,我就是一半的曝光时间去阻挡光源,基本上就能够让前景很好的平衡曝光。
▲光圈:f/2.8 快门:6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26mm
▲光圈:f/2.8 快门:6秒 感光度:ISO 1000 焦距:20mm
特罗姆瑟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建筑就是这个北极大教堂,也被称为“特罗姆斯达伦教堂”(Tromsdalen kirke),位于特罗姆瑟东边的大陆部分市区,建于1965年,面朝大桥,其连环三角形结构借鉴了冰川裂隙和极光幔的形态,是特罗姆瑟的重要地标。东墙的彩色玻璃绘制了耶稣降临的情景。
当天在特罗姆瑟城市的时候运气很不错,又赶上了一次极光大爆发,利用这个教堂当做前景在集合天上的极光,真算是不虚此行,但是我还是要强调,极光转瞬即逝,所以所有的构图啊调节参数之类的都需要在非常快的时间内完成。
结语:
所以说拍极光真的难么?不难,如果遇到了,只要掌握相关的摄影知识就能拍摄到(当然还是推荐高感出色的相机,比如单反)。但是怎么样才能遇到呢?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