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随着3D电视、3D蓝光、3D游戏以及3D电影的普及,大众娱乐生活正在悄然迈进一个全新的纪元。不过,在以前所有民用级3D设备当中,我们见到最多的还是输出设备,而在3D影像的捕捉设备上却寥寥无几,直到富士、索尼、松下以及奥林巴斯的多款3D数码相机、3D数码摄像机发布之后,民用级3D捕捉设备才终于初具规模。
那么,在目前的数码影像市场上,到底都有哪些民用级的3D数码相机?它们的3D成像技术有什么区别?价格又是否能让一般消费者接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为大家进行介绍。
位移式3D成像:索尼
使用过索尼“扫描全景模式”的读者应该知道,该功能是按下快门的同时将相机朝某个方向转移,转移的过程中相机会高速连拍多张照片,最后相机再将这些照片沿移动方向合成为一张全景照片。理解了这个过程你也就不难理解什么叫“位移式3D成像”了,它其实就是将转移过程中高速连拍的多张照片重新组合最终形成3D影像(比如相邻两张照片由于拍摄的方向存在轻微差异,因此可利用视差组成一张3D照片,而集合这些3D照片就能拼合为一张全景3D照片)。
显然,采用这种方式形成的3D影像只要从图像处理的层面就可以实现,因此它几乎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软3D技术”的实现原理才使得此类产品无法拍摄3D视频。另外,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3D效果从理论上讲也会受到拍摄者转动相机速度的影响。
注:索尼在TX100V、HX7V、TX10、WX10、WX9中新增的3D拍摄功能不同于上面提到的3D全景扫描拍摄,它只需要使用者按一次快门,之后相机便会自动生成两张焦点不同的照片,然后再合成为一张3D照片。目前尚不确定这种3D技术在按下快门后还需不需要移动相机(如果不需要,那么此技术应该就是从一张照片中生成两张构图范围存在轻微差异的照片,然后再合成为3D照片,这样的3D照片会降低分辨率,而且是单纯依靠软件实现的3D效果),也不清楚其输出3D照片的分辨率。
位移式3D成像:奥林巴斯
奥林巴斯的3D拍摄功能从原理上讲与索尼的位移式3D成像没有区别,它是通过拍摄两张取景角度略有差异的照片,然后再合成为一张3D照片的技术。
双像场3D系统+位移式3D成像:松下
松下的3D成像主要依靠其3D镜头,通过在一支镜头上设立两套独立镜组会形成两个较小的成像圈,而光线通过这两个成像圈投射到传感器上时也会形成左右两个影像。当然,这两幅影像之间是存在视差的,因此可以把它们合成为3D影像,而这个合成的过程则需要通过影像处理器来完成。显然,这种3D成像技术会浪费不少的有效像素,但它的拍摄效果要比位移式3D成像技术来的稳定。
另外,松下公司在1月中下旬发布的3款DC新品采用了疑似索尼3D全景拍摄功能的3D照片拍摄功能,它们是通过高速连拍20张照片,然后再由处理器合并相邻的两张照片来形成一张200万像素的16:9规格的3D照片。
双成像3D系统:富士
富士的双镜头、双传感器3D相机从硬件结构上讲是目前最强大的3D成像系统,它不但工作稳定,而且在输出3D影像的精度上也是最高的。与之相比,目前某些厂家的双镜头技术或者是位移拍摄两张照片再拼合为3D照片的技术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不能拍摄3D视频。另外,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只有富士的3D相机提供裸眼3D液晶屏幕,其他主流品牌的3D相机/摄相机只能通过其它显示设备来欣赏3D照片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