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 频道

三品牌领衔 民用3D相机/摄像机年度回顾

  【IT168 资讯随着3D电视、3D蓝光、3D游戏以及3D电影的普及,2010年的大众娱乐生活正在悄然迈进一个全新的纪元。不过,在目前所有民用级3D设备当中,我们见到最多的还是输出设备,而在3D影像的捕捉设备上却似乎并没有太多选择。直到今年7月,在索尼及松下多款3D数码相机、3D数码摄像机发布之后,民用级3D捕捉设备才终于初具规模。

三项3D技术孰优孰劣?

  那么,在目前的数码影像市场上,到底都有哪些民用级的3D成像设备?它们的3D成像技术有什么区别?价格又是否能让一般消费者接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为大家进行介绍。

双成像3D系统:富士

  富士的双镜头、双传感器3D相机从硬件结构上讲是目前最强大的3D成像系统,它不但工作稳定,而且在输出3D影像的精度上也是最高的。与之相比,目前某些厂家的双镜头技术或者是位移拍摄两张照片再拼合为3D照片的技术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前者损失像素、后者不能拍摄3D视频)。另外,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只有富士的3D相机提供裸眼3D液晶屏幕,其他主流品牌的3D相机/摄相机只能通过其它显示设备来欣赏3D照片或视频。

位移式3D成像:索尼

  使用过索尼“扫描全景模式”的读者应该知道,该功能是按下快门的同时将相机朝某个方向转移,转移的过程中相机会高速连拍多张照片,最后相机再将这些照片沿移动方向合成为一张全景照片。理解了这个过程你也就不难理解什么叫“位移式3D成像”了,它其实就是将转移过程中高速连拍的多张照片重新组合最终形成3D影像(比如相邻两张照片由于拍摄的方向存在轻微差异,因此可利用视差组成一张3D照片,而集合这些3D照片就能拼合为一张全景3D照片)。

  显然,采用这种方式形成的3D影像只要从图像处理的层面就可以实现,因此它几乎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软3D技术”的实现原理才使得此类产品无法拍摄3D视频。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位移式3D成像”拍摄的3D照片如果调整为常规的3:2或者2:3规格,那么其分辨率将比全像素下的2D照片小很多(以NEX-5为例,如果将其3D全景照片剪裁为3:2或者2:3规格,则最大分辨率只能达到2784×1856或者2160×3240)。另外,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3D效果从理论上讲也会受到拍摄者转动相机速度的影响。

单传感器双镜头3D系统:松下

  松下的3D成像主要依靠其3D镜头,通过在一支镜头上设立两套独立镜组会形成两个较小的成像圈,而光线通过这两个成像圈投射到传感器上时也会形成左右两个影像。当然,这两幅影像之间是存在视差的,因此可以把它们合成为3D影像,而这个合成的过程则需要通过影像处理器来完成。显然,这种3D成像技术会浪费不少的有效像素,但它的拍摄效果绝对要比位移式3D成像技术稳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