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 频道

四年风雨沉浮!高端跨界DC路在何方?

【IT168 评论】2003年8月20日,佳能EOS 300D的发布开创了一个属于数码单反的时代,在这个对可更换镜头以及大幅面传感器都顶礼膜拜的时代里,DSLR在数码相机市场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热潮。然而,在这场热潮背后,笔者不禁要问:对数码相机而言,大画幅传感器的盛行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回首1932年,徕卡以135规格颠覆了大、中画幅相机一统江湖的局面,并且凭借灵活机动的机身以及可接受的画质表现迅速走红,最终成就了徕卡今日在影像市场的地位与威望,这正是小画幅战胜大画幅的典型。然而反过头来再看看如今DSLR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尼康,该公司从1999年6月发布其第一款数码单反D1开始便一直死守APS-C画幅,并始终认为尺寸更小的APS-C画幅才是未来DSLR的发展方向。但当时间进入2007年,尼康终于放弃自己坚守多年的“固执”,推出了其第一款全画幅DSLR——D3,这不得不说是尼康面对市场所作出的妥协。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徕卡和尼康在作出同样的判断后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1932年之前,大中型画幅的照相机在使用上非常繁琐,使用成本高昂,而且甚至连携带都是个问题,此时徕卡135规格照相机的出现不但让使用变得极其方便,便于携带,而且小尺寸胶片还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些变化都直接推进了摄影本身的大众化进程。但对于尼康来说,APS-C画幅传感器所带来的变化却非常有限。更小尺寸的APS-C传感器即没有让尼康造出比传统SLR机身更小巧的DSLR,而且DSLR在使用上也没有做到跟一般DC那样方便。

  说到这里,有一点需要澄清,那就是本文的意图并非是要否定当前的DSLR,只不过笔者以为DSLR就当前来说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过去中、大画幅相机的角色,与一般的小型DC相比,其无论是在易用性还是灵活性上都有所不及,而对于追求高画质的用户而言,长期以来却只有DSLR一个选择。于是,针对这一情况,不少厂家、尤其是在DSLR发展上处于落后地位的厂家开始尝试更为多元化的产品开发路线,力求将高画质、便携与易用融合到一起。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过去几年间他们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未来数码相机的发展趋势。

2005年9月8日:索尼R1

  索尼R1可说是第一台在画质上能够与数码单反一较高下的DC,其核心是一块APS-C画幅的1030万像素CMOS传感器,相比之下,与之同期的入门级佳能和尼康DSLR还停留在600和800万像素,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R1在成像水平上的实力。而在具备和DSLR同级的传感器基础上,索尼还为R1搭载了一支等效焦距为24-120mm的卡尔蔡司镜头,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可达F2.8-4,虽然并非恒定光圈,但相比同价位单反套机中的镜头来说,最大光圈上还是要大了半档。而且得益于R1的消费类DC结构(没有反光板、法兰焦距短),其最近对焦距离居然只有2cm,这样的微距能力也是任何一款单反套头都望尘莫及的。

  镜头、机身一体式结构设计,与一般DC完全一样的取景和对焦系统,R1本质上就是一台具有大尺寸传感器的高画质DC,要不是索尼标新立异的机身设计以及过高的定价,R1原本是可以和入门DSLR共享中高端数码相机市场的产品。之后,随着2006年索尼推出了自己的DSLR,开发R1这样的高价、大体积DC对索尼而言失去了意义,R1作为R系列第一台、同时也是最后一台产品早早宣告终结。然而,尽管在数码相机的进化历史上,R1的出现仅仅是昙花一现,但其为日后非单反高端DC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只不过此时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家都还在一门心思地在DSLR产品上较劲而已。

2006年9月26日:适马DP1(概念产品)

  在索尼R1发布一年之后,适马公司的另一款高画质DC震撼了数码相机业界,这就是DP1。与索尼R1一样,DP1最大的看点在于其所采用的FOVEON X3传感器,这块传感器以创新的分层结构缔造了令人垂涎的色彩表现力,再加之适马专门为其打造的高品质广角定焦镜头令DP1的画质表现异常出色。而除了传感器和镜头之外,DP1受到广大摄影爱好者推崇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可以放入衣服口袋的小巧体积。

  DP1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高画质和高便携性的渴望,因此一时间成为业界最大的热门话题。但是,从2006年9月26日首次亮相到产品正式发布,DP1却足足用了16个月(2008年1月,DP1才正式发布),而在此期间,人们对DP1的期待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当我们真正拿到DP1时不免有些失望。FOVEON X3传感器在高感光表现上存在先天不足(下面两层受低光照影响明显),高感光表现与同期DSLR差距明显。而为了配合FOVEON X3传感器,影像处理器又被占用了大量资源,以至于DP1的响应速度也不能令人满意。再加上适马在DC开发领域缺乏经验,人机交互界面缺乏效率,这一切都加剧了期望与现实间的落差。

  不过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DP1是创新的、并且是极具潜质的产品,它的出现打破了“小体积=非专业”的公式。同时,在其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下,更多的数码相机厂家也被点醒,并开始蠢蠢欲动。

2008年8月5日:Micro 4/3

  Micro 4/3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数码相机的设计构架,该构架是从奥林巴斯开创的4/3体系规范发展而来,由奥林巴斯和松下共同创建,其目的在于构建全新的、高画质的、可更换镜头小型数码相机。

  与原有的4/3系统相比,Micro 4/3系统保持了和过去一样尺寸的传感器,因此保证了4/3系统应有的高画质。同时,Micro 4/3系统依然可以更换镜头,但由于取消反光结构使得法兰焦距减少了50%,因此该系统的镜头可以做得更小(Micro 4/3系统的镜头卡口比现有4/3系统的镜头直径减小了6mm,并且添加了两个新触点)。另外,此标准不需要光学取景器,而且AF系统也采用了和DC一样的反差检测方式,因此它可以完全省略反光镜、独立的对焦系统以及菱镜。当然,如此一来它也无法再被称为单反相机了。

2008年9月12日:松下G1

  距离Micro 4/3规范发布后仅仅1个多月,该标准创建者之一的松下公司便推出了正式产品——G1。该机完全按照Micro 4/3规范设计,采用一块4/3规范的1210万像素Live MOS传感器,可以更换镜头,并采用和一般DC一样的对焦方式。

  平心而论,G1的发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惊喜。首先,尽管基于Micro 4/3的G1在体积上相比过去的4/3系统DSLR要小一些,但相对奥林巴斯最小巧的E-400系列优势并不明显,其尺寸和目前消费类长焦DC差不多。其次,虽然G1拥有和一般DC一样的取景和对焦系统,但却没有视频拍摄功能。再次,G1的外形设计太过于家用,对高端用户没有吸引力。最后,G1的官方报价高达6500元,这已经可以买一套不错的入门单反套机了。

早期松下的Micro 4/3样品概念图,看上去是比G1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总之,画质上G1无法和主流DSLR媲美,体积上相对DSLR也没有太大优势,再加上比较“业余”的外形,因此难以吸引专业用户。而对于家庭用户而言,G1虽然可以更换镜头,具有比一般DC好很多的画质,但又不能拍摄视频,而且价格比最好的消费类DC还要贵很多。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目前DSLR的Live View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类似G1这样的跨界产品要想仅仅以液晶取景来和DSLR抢夺市场是没有什么胜算的,而G1除了原生的液晶取景外与具备Live View功能的DSLR又有什么区别呢?

2008年9月23日:DP2

  距离DP1正式发布后不到一年,适马公司又迅速推出了DP1的另一个版本——DP2。新产品除了将镜头更换为41mm(35mm等效焦距) F2.8以外,还将影像处理核心升级到了全新的True II,最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改善DP1过去存在的操作效率问题。同时,DP2还在机背上增加了一个可以自定义功能的QS按键(可选调正项目包括:ISO、白平衡、闪光灯、照片尺寸、画质、色彩模式等)以改善操控性能、新增了多种色彩调整选项(标准、生动、中性、肖像、风景、黑白)、并且允许用户直接控制拍摄对比度、锐度以及色彩深度。

  可见,DP2除了在镜头上提供给用户另一个选择外,主要就是在过去DP1的不足上进行了改进,并且所有改进似乎都是专门针对高端人群。考虑到DP1目前不到4000元的价格,以及DP1与DP2之间的差异非常有限,我们十分期待全新的DP2在上市后不但能够以专业的性能和画质征服高端用户,而且在性价比上也更能够让人容易接受。

  那么,DP2能够作为未来高画质便携DC的模板从而被广泛效仿么?恐怕不能。DP2的定位有点儿过高了,为了追求画质所采用的定焦镜头虽然素质超然,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用性也受到了限制,相比之下,如果更换为高素质的变焦镜头肯定会更受大众欢迎。或者,直接采用下面这台相机的做法——可更换镜头。

2008年9月25日:奥林巴斯E-M(概念产品)

  适马DP2的问题是镜头采用定焦设计,不够亲和大众,而且使用范围受限,而奥林巴斯在去年Photokina上展示的、基于Micro 4/3系统的样品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台开发代号为E-M的Micro 4/3机型在本质上与松下的G1没有区别,但是机身外形就要讨喜的多,而如果搭配类似奥林巴斯25/2.8这样的镜头,则体积上基本与DP1、DP2一样,并且如果用户有需要的话也可以更换为其他镜头。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清楚E-M的具体性能,但作为4/3缔造者的奥林巴斯应该不会在性能上输给松下吧?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E-M能够在奥林巴斯传统的单反控制方式上有所改进,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同时,如果画质上能够进一步超越传统的4/3系统那就更好了。

2009年3月3日:松下GH1

  也许是意识到G1作为跨界产品定位不清的问题,松下公司在今年的PMA大展上又发布了G1的改良型产品——GH1。这次,GH1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强化。首先,GH1新增了1920X1080/24fps的全高清视频拍摄能力,并且其配套的14-140镜头可以在视频拍摄模式下实时对焦,这使得GH1作为一款家用相机的实用性大幅提升。同时,松下官方还发布了两款镜头转接环,可以分别将徕卡M型以及R型镜头转接到Micro 4/3系统上,这无疑大大加强了Micro 4/3的可玩性,从而抓住了一部分高端玩家。

  仅仅是通过一项新增功能和两个扩展接环,GH1相对于G1的实用性和可玩性变得到了跟本性改善,不过笔者认为在奥林巴斯E-M上市之后,恐怕GH1更多的还是会偏向家用市场,而高端玩家、发烧友以及专业人事则会倾向于选择E-M。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个月佳能EOS 500D的发布对于GH1也是个不小的威胁,这台DSLR同样可以实现全高清视频拍摄、同样可以实现视频拍摄中实时对焦,而且APS-C画幅的1500万像素传感器在画质上肯定会超越GH1,快门时滞也更短。相比之下,GH1的优势除了体积上更加小巧外,就只有对焦性能比EOS 500D在Live View模式下的AF性能要好一些了(在光学取景模式下,EOS 500D的AF性能肯定强于GH1)。

2009年3月3日:三星NX(概念产品)

  同样是在2009年PMA大展上,三星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高性能跨界DC——NX,该机在设计理念上与Micro 4/3非常近似,只不过它将采用APS-C画幅的传感器,因此在画质上肯定会比4/3系统出色。不过,从目前三星公司公布的产品照上看,这款DC的外形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而且镜头卡口似乎还是采用的宾得KAF2,这就意味着虽然机身变小了,但是镜头还是过去那些镜头,整体上的小型化程度将非常有限。

  总之,如果说其他跨界DC是在一般消费类DC的基础上添加了大尺寸传感器和可更换镜头的元素,那么三星NX就更像是取消了光学取景结构的单反,两者在本质上便存在天壤之别。

总结:成功的关键——差异化

  从索尼的R1到三星还没有正式发布的NX,我们目睹了高性能DC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各家跨界产品的起伏,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跨界DC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做到与DSLR明显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肯定不仅仅来自于原生的液晶取景和视频拍摄功能,因为现在的DSLR也具有差不多的功能,但消费者要的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

  因此,笔者个人最看好的跨界机型还是小型高画质DC,就像适马的DP1、DP2以及奥林巴斯的E-M。鉴于它们小巧的体积,画质上我们不难做出妥协,而牺牲部分画质换来的是灵活、快捷、方便的摄影体验,这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可能更加重要。当然,价格的因素也很关键,所以笔者希望能有厂家尽快开发内置变焦镜头的、具有大尺寸传感器的便携DC,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易用性将使它成为跨界DC广泛普及的先头部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