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中心】由于无需更换镜头即可轻松变换拍摄视角,又有着易用性和价格优势,所以大变焦(也常被称为长焦相机)数码相机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注度,各大品牌也都有自己的大变焦系列。不过近年来,由于受到低价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吸引,很大一部分原本倾注于长焦数码相机的注意力被转移。所以传统长焦相机不得不为自己的特长再次加码,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像奥林巴斯SP-550这样高达18倍光学变焦的产品;索尼的长焦H系列如今也从上一代产品H2/H5的12倍光学变焦跃升到了15倍。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到目前为止,长焦相机并未老去,更大的变焦范围对一部分用户的吸引力是不可小觑的。
索尼的新长焦H7和H9两款产品,仍然以姊妹机型的姿态出现,比起上一代的H2和H5,新的两款长焦机的升级之处不仅在镜头的变焦倍数上。而H7和H9这两款相机,都采用了约810万有效像素的索尼Super HAD CCD,感光度范围为ISO 80~3200;镜头规格完全一致,焦距范围均等效于35mm胶片相机的31~465mm,最大光圈F2.7/4.5。这两款相机的主要区别在于:H7的液晶显示屏为2.5英寸11.5万像素,而H9的则为3.0英寸23万像素,并且可以翻转;此外H7提供了遥控功能,H9具有红外线夜摄功能。此次我们评测的是其中的H7。
H7的随机附件 |
优点:
1、焦距范围超大,能用于多种拍摄主题
2、支持遥控
3、光学防抖效果较好
4、成像锐度较高
缺点:
1、系统操控性表现一般
2、成像色散比较明显
3、成像噪点控制能力较差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为一款最大焦距(等效于35mm胶片相机)达到了465mm的相机,可能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镜头的光圈大小、相机的感光度以及防抖性能,因为这几点决定了长焦的实用性,是考量它在长焦端能否拍摄出清晰照片的几大因素。至少从规格表里可以看出,索尼H7在这几点上都为长焦拍摄提供了保障:长焦端可用最大光圈达到了F4.5,最高感光度也达到了ISO 3200,并且具有光学防抖机制,最高快门速度也达到了1/4000秒。
不过如此大的变焦倍率,也必然会让我们担心镜头的成像素质,比如它的色散、畸变,以及成像分辨率等,这也是我们将要在本文重点测试的项目。而1/2.5英寸的CCD尺寸,对于这种定位的产品,似乎也显得太小了,会不会成为成像质量的瓶颈,也值得关注。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面 |
我们评测的黑色样机在整机表面质感上比较硬朗,颗粒感的表面处理让人使用起来颇有专业味道,手柄处的胶皮带来了不错的握感。H7的镜头仍然可以外接附加镜头,以获得更长或更广的镜头焦距,或者可以安装上随机附赠的转接环和花瓣形遮光罩。
背面 |
采用参数拨轮设计是这类高端消费机型常用的方案,也确实能带来更加接近专业的操控感受,提升拍摄效率。H7方向键周围的拨轮可以用来调整曝光参数,也可以在回放模式下进行照片翻页,不过并不能进行菜单滚动。电子取景器的显示像素数较高,显示效果细腻、明亮,在同类产品中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也支持屈光度调节。
背面使用了两个菜单键Menu和Home(用于打开系统主菜单),而没有设置更多的拍摄控制功能键,显得有些华而不实。
顶部 |
顶部除了方便的模式转盘,也没有更多的拍摄控制按钮,快门释放和电源按钮也都设计得比较传统。
侧面提供了直流电源和A/V、USB接口 |
在索尼的H系列里,H7是第一款应用遥控控制的产品,遥控器可以完成菜单操作、变焦、拍摄和回放等功能。有效距离足够在通常家庭使用。尽管机身的遥控信号接收窗被设置在前面,但是有效角度比较广,在遇到合影自拍和长时间曝光等拍摄状况时尤其能凸显其实用性。
遥控信号接收窗 |
遥控器 |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H7提供了一个系统主菜单,由专门的Home键来控制,这个菜单将系统功能按照拍摄、回放等功能分类,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功能模块间切换。这样的菜单设计对于多功能产品来说应该相当合适,不过对于H7来说反而显得有些罗嗦。
系统总菜单 |
待机显示内容 |
由于H7提供了手动和半自动曝光模式,为了配合这些曝光模式,H7的显示信息也比较丰富,各种曝光数据和实时亮度直方图也都在屏幕上详细显示,相应模式下可以通过方向键和参数拨轮来设置曝光参数,而且屏幕的预览画面会进行实时调整,保证用户看到和最终成像的效果差不多的预览画面,便于用户进行手动曝光控制。
拍摄菜单 |
拍摄菜单项目的图标风格和文字说明都非常人性化,不过菜单项目的滚动顺序不能循环,让一些操作比较麻烦。包围曝光和数字特效,为拍摄带来了便捷和乐趣。
浏览模式 |
“串片秀”功能 |
在浏览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照片放大和缩略图显示,并且可以对照片进行有趣的特效编辑。而带着背景音乐和多种特效的“串片秀”功能,以及照片回放模式下的高清信号输出,让照片播放功能变得非常华丽。
人像识别 |
在人像模式下,H7的脸部识别功能可以帮上忙,在我们测试过程中,这项功能开启后,系统可以同时识别出画面中的最多两个人像,而且对人像的角度并不敏感,也就是说即便是人像稍稍有些侧倾,H7也可以识别出来,并进行优先对焦和曝光设置,以获得比较漂亮的人像照片。
系统设置菜单 |
包围曝光 |
定点对焦 |
此外,定点对焦和运动模式下的连续自动对焦,也是H7非常实用的功能,H7也提供了照片对比度和清晰度控制功能。
小结: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消费机型,H7在操控性上并没有多少进步,没有专门的快捷键来控制测光、对焦等重要功能,而菜单功能的人性化程度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可能对于非常在意操控性的用户来说,H7并不出色。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响应速度测试中我们使用256MB容量的SONY Memory Stick PRO Duo作为存储介质。项目中开机时间指从按动电源开关,到屏幕上出现预览画面且存储卡工作指示灯显示读卡结束的时间;关机时间指从按动电源开关到显示屏关闭且镜头完全缩回的时间;拍摄后处理时间指释放快门到屏幕上出现下一预览画面,准备好下一张拍摄所需的时间;回放过渡时间指在回放(浏览)模式下,按动方向键到下一张照片出现在屏幕上的时间。测试广角端对焦速度时,我们以1米距离的液晶显示器显示的黑白画面作为对焦对象;测试长焦端对焦速度则以5米距离的黑白画面作为对焦对象。相机的其他设置保持默认状态。
H7的随机锂电池 |
电力性能测试中我们参照了CIPA DC-002-2003标准提供的测试方法,使用完全充满电的随机附赠的锂电池(型号NP-BG1,3.4Wh,3.6V)和256MB容量的SONY Memory Stick PRO Duo进行测试。测试要点有:测试过程中使用P模式拍摄,照片存储格式为最大,最精细。每拍摄两张中使用一次内置闪光灯,每两张的拍摄间隔为30秒,这期间进行至少一次全焦段变焦操作,每拍摄10张后关闭电源5分钟以上。另外,测试中全程打开防抖功能,全程关闭自动节电功能,使用LCD取景并保持显示屏亮度为最高。测试过程到相机因为电力不足而自动关机时结束。
以下是响应速度和电力性能测试项目及结果,实际使用中由于环境和拍摄者习惯不同而会与以下结果略有差异:
H7在实际应用中的响应速度表现并不如人意,主要是因为镜头组件的运动幅度较大,镜头本身重量也不轻,这也同时提升了相机在工作时的能耗,以至于满电的锂电池只能正常拍摄200多幅照片,对于要求长时间拍摄的用户来说可能有点不够。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H7具有光学防抖功能,为了测试光学防抖的效果,我们手持H7,使用等效于35mm胶片相机约50mm的焦距,在室内民用日光灯照明下拍摄,快门速度保持为1/10s。以下是关闭防抖和打开防抖功能的对比照片的100%放大率切片:
光学防抖功能关闭拍摄 光学防抖功能开启拍摄 |
以上右边一列是开启光学防抖功能的拍摄效果,从结果来看,在测试的焦距下,索尼的光学防抖功能能达到正常情况下提升两档以上快门速度的效果。此外,我们也手持H7在室内进行长焦端拍摄对比,对焦距离为8米,测试结果表明具有防抖效果的极限慢速快门为1/4秒,也就是说,在最慢1/4秒的快门速度下,光学防抖还能发挥效果。当然,由于不同拍摄者的手感有所差别,可能这项功能发挥效果的程度不同,但是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H7的光学防抖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对它这样的长焦机来说意义值得肯定。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动白平衡模式的色温误差 |
手动白平衡模式的色温误差 |
从分析结果来看,H7的色温识别比较准确,自动白平衡下成像色温误差与手动白平衡的相差无几。
H7成像色彩误差图 |
跟索尼一贯的色彩风格一致,H7对红色调对象的表达比较艳丽,并有偏黄的倾向,别的色彩还原得比较忠实,总体色彩饱和度并不太高。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参照Imatest使用参考里提供的方法,用H7拍摄了一组ISO 12233增强型标板的图片,使用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曝光。以下是拍摄的测试标板和测试的对象区域(以红色框标示):
拍摄完成后我们用Imatest软件进行SFR分析,以观察成像色散情况。以下是各焦段各档光圈下的成像色散分析结果:
从结果来看,广角端的成像色散比较明显,在成像的边缘区域尤其如此,从照片中能看出一些明显的紫边等色散线条:
广角端成像边缘区域的色散线条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
我们参照Imatest使用参考里提供的方法,用H7在各档焦距上拍摄了一组平面上照度均匀的方格。然后用Imatest来进行畸变测试,以观察镜头的成像形状畸变情况。以下是分析结果:
广角端成像形状畸变情况 |
6.2mm焦距上的成像形状畸变 |
10.2焦距上的成像形状畸变 |
20.8mm焦距上的成像形状畸变 |
71.7mm焦距上的成像形状畸变 |
长焦端成像形状畸变情况 |
测试结果表明,广角端成像有很明显的桶型畸变,超过了-4%,但好在较大的畸变并没有存在于很大的焦距范围。中长焦距上的成像形状都控制得比较好,基本不影响照片效果。
为了测试H7镜头在广角端的光通均匀度情况,我们参照Imatest使用参考里提供的方法,用H7的广角端拍摄了照度均匀的白色对象,然后用Imatest进行照片亮度分布测试,以下是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照片四角区域与中心的亮度比约为86.2%,边缘与中心区的亮度比约为90.9%,暗角情况不明显,不会成为严重影响边缘成像质量的因素。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参照Imatest使用参考里提供的方法,用H7拍摄了一组ISO 12233增强型标板的图片,使用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曝光。以下是拍摄的测试标板和测试的对象区域(以红色框标示):
拍摄完成后我们用Imatest软件进行SFR分析,以观察成像分辨率情况。以下是各焦段各档光圈下的成像色散分析结果:
从结果来看,H7在广角端的大光圈下成像分辨率最好;中焦距时光圈稍微收缩后能获得较好的成像分辨率;长焦端的分辨率稍有下降,但对光圈大小不敏感。由于受到镜头径向色散的影响,边缘区域的水平分辨率较低;垂直分辨率则并没有下降多少。
小结:从镜头的成像测试的结果来看,打着蔡司标志的索尼H7,镜头质量还是有一定的水准,拥有15倍变焦比率,还能在各个焦段有不错的分辨率表现,尽管总体水平对于800万像素级别的机型来说并不算很高。成像畸变和色散是H7的镜头质量项目中比较蹩脚的两点。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以上参考图片来看,Bionz引擎在索尼H7的成像噪点控制能力上并没有表现得非常优秀,小尺寸的CCD可能还是这款相机画质提升的瓶颈。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IT168评测中心观点:作为索尼H系列的新生代,H7在镜头规格上更上一层楼,将长焦的特长发扬得非常抢眼。大光圈、光学防抖和高感光度共同提升了长焦的实用性,让拍摄清晰的长焦照片成为可能。操控性方面,面部识别功能带来的便捷、数字特效的乐趣都值得注意,全手动功能也为进阶用户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不过从总体的操控性表现来看,H7与大多数准专业机型还有些差距。
在成像质量方面,H7的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成像色彩保持了索尼一贯的风格,成像色散和畸变控制方面H7表现稍有不足,噪点控制也不出色,以至于高感光度并不能让人非常放心地使用。好在H7的光学防抖效果还不错,所以使用长焦端拍摄时,光学防抖功将是获得清晰照片的有效保障。
声明:本文所使用的产品为索尼公关公司提供(产品机身编号:9334208),我们的评测结论只对送测产品个体负责,不保证该个体能代表市售产品的总体水平。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索尼数码相机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