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 频道

大势所趋OR昙花一现 评4种DC发展方向

  【IT168 导购】当一种产品没有成熟之前,提高性能是唯一的发展之道,而当该产品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提高性能未必再能博取消费者的欢心,而拓展思路,在其他方面有所改进则成为合理之举。数码相机目前就是面临这种情况。

  在经过多年像素争夺战之后,目前的数码相机拥有的像素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家用,继续在像素上作文章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因此不少数码相机厂商另辟蹊径,或在外形上、或在功能上推出了不少新作,也博得了不少关注和销量,那这些新作代表的发展方向是将来潮流所向,会不断发扬光大,还是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呢?我们不妨就着代表这些发展方向的典型产品来作一个分析。

  1. 欲与数码单反争雄——执着于性能提升的索尼 R1

  索尼R1刚刚上市,是目前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的最强者。尽管还是消费级数码相机,但与前作F828相比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它采用了APS规格、面积为21.5×14.4mm的CMOS图像传感器,有效象素达到了1030万,更使用了超越佳能EF-S 17-85mm F4-5.6 IS USM镜头,堪称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的至尊的卡尔·蔡斯“Vario-sonnar T*”相当于35mm相机24-120mm镜头,可以说R1除了还是机身镜头一体化设计外简直就是一款APS规格数码单反相机。

  毫无疑问,R1仍然在走一条提高消费级数码相机性能的路线。不过与其他只是一味纠缠在像素上的数码相机不同,它不论在传感器规格上还是在镜头素质上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已经接近于半专业数码单反的水平。这显然是数码相机发展的一个方向——即追求同数码单反同性能。

  那,这样的提升是否有前途?

  按照笔者的观点,不管什么技术、什么发展方向,只要消费者能接受,那就有前途,而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关键在于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少。

  先分析一下R1的目标消费群。

  首先专业摄影师是不会使用R1的,这个市场只可能是专业数码单反的。其次低端普通家用市场上也不会有R1生存之地的,因为R1的价格不符合要求且也不是那些仅需要全自动、便携、漂亮的消费者所喜爱的。因此可以判断,R1的目标客户只能是那些摄影的爱好者,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那这个目标客户群是否会接受R1?

  从笔者判断,很难。原因有二:

  其一是性能方面,R1尽管性能已经接近于半专业数码单反,但毕竟不是数码单反,像素、镜头固然不亚于,但在操作感、在对焦速度等方面,消费级数码相机还是不能和专业单反相比的,那些摄影爱好者付出接近万元的代价,势必对这方面非常关注,R1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再者,R1镜头虽然不错,但毕竟不能像数码单反那样更换,在摄影爱好者眼中无疑是致命的弱点。

  其二是价格方面,尽管R1就像素级别来说是非常廉价的,同为千万像素级别的只有差不多只有一半的价格,但在摄影爱好者眼中,达到一定数值后,像素已经不是唯一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了。600万像素、800万像素同R1的1030万像素相比不会有太多的不同。而与这些600万、800万像素的低端半专业数码单反相比,R1在可操控性上还是有所不如,价格却是高出了一截,显然缺乏吸引力。

  综合来说,R1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与专业数码单反相比,R1价格无疑是有绝对优势的,但这个消费人群根本就不在意价格,他们只在意性能。与低价半专业数码单反相比,R1在像素上有优势,但在操控性上不如,也缺乏更换镜头的能力,最多是打个平手,而价格上R1却毫无竞争力。

  这两头都不着落的现状注定R1惨淡的前途,也注定了想全面提高性能,用可与数码单反相媲美的性能来吸引消费者这条路的的不通。事实上这条路并非不好,也并非真正不通,只不过如果想要这样发展的话,采用同数码单反一样的传感器、采用同数码单反一样的镜头势不可免,而如果真的这样作,那成本同数码单反又有多少差异,既然成本相差无几,哪又为何不索性直接上数码单反呢?

0
相关文章